作為產茶大縣,武義縣的茶葉生產、加工從專業(yè)化、規(guī)?;阶詣踊?、數字化方向快速發(fā)展。日前,浙江省第一條數字化名優(yōu)茶加工生產線落戶武義,日加工鮮葉4萬斤左右。通過數字賦能,助力武義茶產業(yè)從“憑經驗做茶”到“看數字制茶”。


一走進武義更香茶業(yè)公司數字化生產車間,陣陣茶香撲鼻而來。一條全自動數字化加工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,剛剛采摘下來的茶青經鮮葉萎凋自動投放到流水線,經過殺青、回潮、做型、烘干、提香等10多道工序,6個小時后,毛峰型成品茶就可以出廠?!拔覀兪峭ㄟ^四八五通訊線跟網絡協(xié)議,把所有的機器和設備通過網絡協(xié)議傳輸到我們的控制中心來,然后我們通過集控中心這邊來控制下面機器的溫度情況、轉速情況,然后來進行調優(yōu),進行數字化的加工,使茶葉能夠更穩(wěn)定的進行制作,以前是憑經驗做茶,現在是根據數字化做茶。”浙江更香有機茶業(yè)開發(fā)有限公司信息科工作人員金豐迅說。

去年,更香茶業(yè)公司建設茶業(yè)數字化生產建設示范項目,購置了12臺攤青機、3臺貯青機和一套流水線制茶工藝設備,自動化設備總投資1600萬元。數字化生產線設計日產能力8萬斤鮮葉,現在茶廠的鮮葉最大處理量在4萬斤左右,生產烘青茶和炒青茶,目前以武義本土品種鳩坑種為主。更香有機茶業(yè)公司總經理金國慶告訴記者,“以前我們是有四條生產線,由四組機器組成,基本是單機作業(yè),以前是3萬斤鮮葉一天就很忙了,得24個小時都手忙腳亂了,一般要50個人左右,但是現在基本上5個人一條生產線,一天4萬斤都非????!?/p>
除了數字化工廠,武義還著力打造智慧茶園,通過茶園數字信息采集、茶園智慧監(jiān)控和智能數字控制三大功能,從源頭上對茶葉品質進行管控。
“我們茶園原先是采用噴灌技術,去年我們改造了智慧茶園遠程控制技術,這個對我們人工施肥進行遠程控制,很方便,其他的我們這一塊他從液體肥到滴灌,特別是施肥上的人工跟夏季抗旱起了很大的作用,夏季如果連續(xù)高溫,特別是對新茶苗,我們用滴灌技術的話可以隨時給他加水、灌溉,補肥我們用滴灌的話可以及時的、少量多次地給他補充營養(yǎng),讓他們成長快一點?!辈枞~基地負責人方朝有表示。

據了解,茶業(yè)數字化生產建設是我省鄉(xiāng)村振興產業(yè)發(fā)展示范項目之一,從茶園到杯中茶,在數字賦能下,實現了智能化、連續(xù)化、高效化、標準化、規(guī)?;颓鍧嵒牟枞~生產和管理,大大提高了效益。目前更香茶業(yè)公司在浙江、廣西、江西、福建等地聯結建立有機、綠色茶園6萬多畝,年加工能力2000多噸,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及歐美等地區(qū)。從“憑經驗做茶”到“看數字制茶”,公司有了毛峰型數字化操作流程和規(guī)范,將成為地方標準。
(來源:武義e報)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